2024年10月21日上午,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宗胜应邀赴北京出席“张卓元学术思想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借张卓元教授荣获“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之机,总结和学习张先生的经济学理论和主要观点及治学精神。来自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北师大、浙江、南开以及红杉中国、亚洲发展协会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150人出席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进行了报道。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和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主持,他们在致辞中首先祝贺张卓元先生荣获“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并且指出202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向张卓元教授颁授“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奖章,是对张先生学术研究成绩的充分肯定。这是他个人的巨大荣誉,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巨大荣耀。经济学界只他一人获此殊荣,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
张卓元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学术研究成就卓著,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体制改革做出重大贡献,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是实至名归。他在致答辞时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及主要学术观点,并特别对会议组织者及全体来宾表示致谢。出席会议并发言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高培勇,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陈东琪,浙江大学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房汉廷等等,他们分别向张教授表示祝贺,并结合自己经历对张教授的学术理论、主要观点及为人与治学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称赞他是具有“高山高而不险,流水急而不湍”特点的学术大家。
陈宗胜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向张卓元教授获得“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 国家荣誉称号表示祝贺和敬意,同时也结合自己与张卓元教授的交往及对他学术思想的理解谈了若干看法,一是赞扬了张教授关于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重大贡献,指出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以“为国家发展尽经济学家的天职”的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二是指明张教授早在1987年改革第一阶段,就提出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脉络,归纳为两条主线,即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即市场经济与价格改革是一条线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主线,改革目标是混合所有制模式,这一观点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三是以若干实例说明张教授为人正直平和,提携青年学生。最后以一首七绝表达了张教授学术理论的概括和庆贺。
陈宗胜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学习张卓元教授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务实精神和提携后学的高尚情操。全文如下:尊敬的张教授及各位来宾,很高兴应邀参加“张卓元学术思想”座谈会。首先,衷心祝贺张卓元先生荣获“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2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张卓元教授颁授“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奖章。张卓元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学术研究成就卓著,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是实至名归,这是他个人的巨大荣誉,也的确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巨大荣耀。因为经济学界就他一人获此殊荣,他即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我们衷心向张教授表示祝贺。
其次,要学习张教授结合中国实践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精神,和他以巨大理论勇气提出的主要学术观点。张教授学术理论涉及广泛,在价格理论、价值规律、市场经济,所有制、推进经济运行方式及战略、以及新中国以来经济思想史等等很多方法都有重大建树,不可能全面评价。只是结合我的认识及与张教授的交往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是张教授对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重大贡献。张教授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以“为国家发展尽经济学家的天职”的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在八十年代,开始学习经济理论时,把张先生当年出版的专著《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价格、成本和利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作为重要参考书。我的导师谷书堂教授当时是双重含义价值规律及商品经济的倡导者,他指导我们学习时把张教授的这本书作为重要指导书,要求我们要细致学习研究。我至今记得在该书中,张教授指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效率低,浪费大,产品品种少且质量差;二是一再出现比例失调。他认为这两大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工作违背了价值规律。这就为当时推行的市场取向改革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张卓元教授在《论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商品市场经济。后来他进一步强调(《有计划商品经济与市场取向改革》(《改革》1990年第2期)),改革的深化就在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正是因为他弄清并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关系的重要性,肯定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是覆盖全社会的。所以他在长期参与党的重大文件的起草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倡导者、阐释者和推动者之一,多次直接参与了我国经济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定过程。印象深刻的是1991年前后,江泽民同志组织召开11次专家座谈会,酝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并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张卓元在会议讨论上建议坚持市场价格体制,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这为中央最终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关键作用。(张卓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过程中的重要思想酝酿》(载陈君、洪南编:《江泽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年回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这件事我看到后的确有很深刻的感受,一是中央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还是非常慎重的,要反复研究;二是张教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巨大的学术勇气,在11次讨论会上能够坚持己见,为中国改革实践做出重大贡献。正是从我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并且受张先生市场经济理论的启发,我率先从1998年开始研究测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指数,证明中国2000年已是市场化程度达到60%的基本市场经济国家,为国家申请加入WTO奠定基础;并受到张教授充分肯定,获得2002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也为张先生后来支持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且作为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提供了参考。所有这些都清楚表明了张教授作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巨大理论勇气,为中国改革开放大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是张教授主张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应当是中国改革的两条主线之一,改革目标应当是混合所有制模式。早在1987年改革第一阶段,张卓元教授就提出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脉络,归纳为两条主线。除了上述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即市场经济与价格改革等是一条线外;另一主线就是所有制改革。张卓元教授主张发展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后来他专门阐述了混合经济的意义有三:一是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二是不仅要在竞争性行业中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经营,更重要的是,在垄断行业要逐步放开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引入社会资本,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转向管资本为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各种资本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其实,这就是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形象化混合经济说法的理论化表述;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也描绘了经济体制混合经济的样子,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并不决定一个经济体的社会制度性质。这就是张教授所主张的两条主线的另一条。而这里张教授又把所有制这一条主线阐述得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正是受小平同志及张教授思想的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开始发展民营经济(如初期的傻子瓜子)的现实影响,本人也在1987年较早提出了“公有主体混合经济的思想”(陈宗胜,论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南开经济研究,1987,(3):38-42.),并且得到张教授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张卓元教授主编的《新中国经济学史纲(1949-2011)》(P164-165)第164页中评价并指出,“陈宗胜教授较早地将我国所有者改革的目标模式概括为一种’混合经济’”,并“强调指出,这种模式不是私有制居相对主体的混合经济,而是公有制居相对主体的混合经济。在党的十五大上,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被正式确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张教授认可和证实,在中国经济学理论史中,我本人关于混合经济这项研究在我国学术界是较早的,并且指出其在社会各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为转化为党的报告中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定,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感谢张教授《史纲》书中的记录和肯定。这实际上也是我学习他研究中国实践的理论研究尝试。
三是张教授为人正直平和,提携青年学生。我只讲两小事:一个事是,八十年代后期我作为研究室主任,曾多次带领学生到北京访问一些学者。一次是赴北京请答辩委员,到张教授家中送论文和邀请函,参加南开答辩。他痛快答应。我们很高兴。可是在我们准备去下一位教授家送论文时,却搞丢了地址,只有个电话号码。关键是在80年代末电话还很少的。正在我们焦急,准备外出找公共电话询问时,张教授主动提出用他家的电话先联系一下。这在当时情况下是很不寻常的,打一次电话的电话费用是不小的额度。但一件小事救了我们的急,也可看出张先生的为人,他与人为善的本质,是贴心地为年轻人着想。
另一事是,当年南开大学我导师谷书堂先生经常请张先生到南开做报告,参加讨论会议,特别是参加学生论文答辩。我本人的博士论文《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都提到张教授支持(在此书前言第6页),并给以高度评价。他还参加很多南开博士论文答辩。但他从来不摆大学者的架子,总是耐心解释,特别是在学生与他观点不一致时,他也是坚持讲道理、摆事实,而不是简单否定学生论文,总是提出意见让学生修改后再答辩。而不象有些学者则动辄枪毙了之,或者抓住一两句话否定全文,不通过论文答辩等等;另外,他总是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研究实际问题,支持学生到实际部门搞调查。在这些方面也充分反映出张先生他的为人和师德,体现出他作为经济学界“稳健改革派”的重要特点。
在此本人特别赋诗一首,期望反映他的学术特点,以表达对张教授的敬意:赞张卓元先生的理论特色与高尚情操(七绝 (平水十一尤)):
高铁前行讯号流,
车厢骨架链多头;
稳平总比急弯好,
“复兴”当须集“众筹”。
注明,第一二句说“高铁”(中国经济)的运行靠信号引导和每节车厢都有动力推动,喻指张卓元先生主张中国改革主要应当进行价格信号和多种所有制改革;第三句指他主张中国改革不应急燥冒进而应稳健推进,第四句指他主张国家复兴(“复兴号”高铁)须依赖公有与民营、计划与市场的混合经济等等。总之,向张卓元教授表示祝贺,并努力学习他为人的师德和高尚情操,学习他立足实践研究真问题现实问题,努力为国家复兴尽自己力量。(欧国刚供稿)